2025-03-27
“永久”的关税与“永久”的定义
特朗普于2025年3月26日签署行政令,宣布自4月2日起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%的“永久性”关税,声称这是“美国优先”政策的延续。这一措施直接打击了中国汽车出口,包括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车辆,甚至可能波及宝马、奔驰等外资品牌在华生产基地的出口。
然而,仅数小时后,特朗普重新定义了“永久”——抛出“以关税换TikTok”的提议,称若中国同意字节跳动出售TikTok美国业务,将考虑降低对华关税。这种把“永久”当儿戏、“朝令夕改”的操作,恰如孙悟空的脸——说变就变。
中国最有钱的人的烦恼
中国最有钱的人是谁?马云?马化腾?雷军?最有钱的人有没有烦恼呢?相关的问题今天有了答案。据今天爆出的有关报道,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以身家575亿美元,超过腾讯马化腾与农夫山泉钟睒睒成为中国新首富。
而作为新晋中国首富(身家575亿美元),张一鸣面临三重“烦恼”:美国政治围剿、字节跳动广告业务连续两季度未达预期,以及国内舆论对“核心技术流失”的质疑。若被迫出售TikTok,其全球化战略将遭受重创;若拒绝,美国市场彻底关闭将导致估值缩水。
更加令他头痛的是,今天刚成为首富,特朗普以“降低中国关税”这种国家级别的“大义”,要找他聊一聊。
TikTok交易:一场多方博弈的“饥饿游戏”
自2024年美国国会通过“不卖就禁”法案以来,TikTok的命运便成为中美角力的焦点。特朗普政府将剥离期限多次延期至2025年4月5日,背后是复杂的利益博弈。
买家阵营的“群狼战术”:
中方的反制与全球产业链的震荡
中国政府的立场:
法律红线:商务部明确表示,涉及算法和数据出口需符合《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》,TikTok的推荐引擎已被列为限制类技术。
对等反制:针对美国关税威胁,中国已对镓、锗等半导体材料实施出口管制,并可能扩大至稀土领域,直接冲击美国电子制造业。
全球产业链的“蝴蝶效应”:
汽车产业:25%的汽车关税将导致美国市场电动车价格上涨约30%,特斯拉在华产能被迫收缩,德国车企加速向东南亚转移。
电子元件: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半导体若面临60%叠加关税,全球芯片价格可能上涨20%,苹果、高通等巨头利润遭挤压。
社交媒体生态:TikTok若被强制出售,其1.7亿美国用户可能转向小红书(Rednote),后者已在短暂下架期间实现用户激增。
霸权逻辑的破产与“数字铁幕”的代价
特朗普的“交易艺术”本质是单边主义的延续,但其悖论在于:
经济自伤: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0%关税已导致本土企业成本上升34%,若继续升级,通胀压力将拖累经济复苏。
信誉崩塌:频繁的政策反复削弱了美国作为“规则制定者”的公信力。欧盟、东盟等国已开始探索绕开美元的跨境支付系统,以规避美国制裁风险。
技术冷战反噬:强行剥离TikTok算法将催生两个割裂的互联网生态,美国科技企业失去全球最大市场创新动能,而中国加速推进自主技术标准。
在“永久”与“瞬息”之间的全球化未来
特朗普的“永久关税”本质是政治筹码。其宣称的“永久性”实则是为后续谈判制造杠杆,通过威胁与利诱的双重手段,迫使中国在TikTok交易中让步。这种“胡萝卜加大棒”策略,暴露了美国以国家安全之名行经济胁迫之实的霸权逻辑。当美国试图以关税大棒和数字铁幕重塑全球化规则时,其代价不仅是经济效率的损失,更是对自由市场精神的背叛。
而透过围绕TikTok交易的漩涡,对于中国科技企业而言,这场危机无不是一个来之不易的契机:唯有坚守核心技术自主权,才能在逆全球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。而对于全球产业链,这场博弈的终极启示在于:任何“永久”的霸权宣称,终将被技术革新与多边合作的力量瓦解!让我们拭目以待!